眾所周知,監(jiān)聽耳機聽歌是不大討耳朵喜歡的,但是監(jiān)聽耳機卻又有著崇高無比的地位,因為它可以說是最符合高保證定義的。 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愿意聽原聲,市場需求決定耳機市場,監(jiān)聽耳機市場一直未曾消失,除了小部分燒友,還有不少音樂人士需要。但不是每款HIFI耳機都那么貴,就比如高高在上的拜雅在前一段時間也出過非常便宜的入門級監(jiān)聽耳機。而本文將給大家?guī)硪豢罡鼮楸阋?,售價僅459元的監(jiān)聽耳機,這價格給小米做都不一定會做。 不過SAMSON山遜這個品牌在國內(nèi)比較小眾,在加上旗下產(chǎn)品大多是監(jiān)聽、錄音或者音樂人士所用,知名度則更小了。但是有過在國外生活的燒友是很熟悉這個品牌的,因為它的定價實在夠低。
一、開箱可不含糊 正兒八經(jīng)的美國品牌,包裝和上全英文信息,外觀看著也有些似曾相識,反正比較大眾;
從包裝盒背后的信息來看,其實也沒什么噱頭,官方網(wǎng)站也沒有什么技術、特色的描述,總之就是一副便宜的,但是達到專業(yè)級的監(jiān)聽耳機。
背后的參數(shù)展示,內(nèi)置40mm驅(qū)動單元,32歐姆阻抗,20—20KHz頻響范圍,別看阻抗較低就是好推,靈敏度也很低,僅94dB;
內(nèi)襯展示,很樸實,但非常扎實,就是顯得有些擁擠;
連6.35mm的轉(zhuǎn)接頭都做了特別的卡槽;
不僅如此,耳罩的保護內(nèi)襯都故意印了模型,真心很細致;
全家福展示,保修卡、說明書、轉(zhuǎn)接頭以及SAMSON z25機身,線材并不支持插拔,機身支持折疊;
二、機身部分鑒賞 作為一款專業(yè)監(jiān)聽耳機,SAMSON就像一個愛學習的好學生,對自己的外觀是無半點裝飾,極其大眾的造型,但模具卻又是獨一無二的。說到這里以前SAMSON還出過一款和AKG K240系列極其相似的sr850,坊間證實K240專利到期后才被用的,但個人并不確定兩家同屬一家工廠,還是山遜本身做過AKG的代工廠。
為了佩戴的舒適,這款Z25的頭梁并不是垂直到耳罩上的,這個細節(jié)我只在BOSE的耳機上見到過,果然都是美國的;
再來一個特寫展示,線材是從耳罩外殼出來的,我說這種設計是省成本的,你信么?
再來和拜雅最便宜的監(jiān)聽耳機DT240 PRO相比,設計套路是很像的;
當然不該省的地方肯定不能省,這蛋白質(zhì)耳墊依然保持了不錯的厚度,從走線細節(jié)來看,完全沒瑕疵;
SAMSON Z25的耳罩是足夠大的,大多數(shù)的耳朵是可以完全覆蓋的,但是它整體沒那么厚實,所以向外擴音的風險是較高的,然后它用另一個設計來彌補。
轉(zhuǎn)軸內(nèi)側展示,螺絲有點多,此處是我不大喜歡此耳機的地方,設計顯得過于繁瑣,但我揣測它是節(jié)省成本的表現(xiàn);
伸縮軸展示,有明顯的刻度感,但阻尼較輕,可輕松伸縮,嗯,伸縮條也并非是金屬的;
頭梁內(nèi)側展示,頭梁偏窄,內(nèi)置是否有金屬條摸不出來,但此處海綿體較厚實,當時為了減少頭頂?shù)膲浩雀校?/font>
頭梁頂部展示,依然有皮質(zhì)包裹;這里說一下前文伏筆的一個設計,z25的頭梁在靜默的情況下收縮的非常緊,想必是為了防止耳罩過大而漏音,當然也能節(jié)省運輸成本甚至制作成本,但后果是會顯得有些夾耳,不過我也找到了辦法,那就是將頭梁伸縮軸打開一些。
線材部分展示,2.5米的長度也是為了有需要用它在錄音時不會因為線短而不利索,不過對我咱們普通玩家,還是顯得太長了,想到售價,也沒啥好吐槽。
三、個人主觀聽感分享 看到SAMSON 這款z25入門監(jiān)聽耳機,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拜雅的DT240 PRO,對比參數(shù)便覺得可以來對比一下,在此以飛傲X7 MK2為前端進行對比試聽。
兩者都是比較好推的,不過有著更高靈敏度的拜亞DT240 PRO在低頻上比SAMSON z25更親民一些,音色顯得要干凈一些。Z25的下潛是有一定深度的,和DT240 PRO一樣都不是那種量很大的,凝聚感也不算強,但無論是彈性還是器樂分離感,又或是凝聚感都相對比較均勻。聽陳勛奇的《天地孤影任我行》這種中國樂器為主的音樂,Z25的低頻會比較平淡,就是一支完整的水桶,沒有細節(jié)上的短板,而且動態(tài)還不小;少的是那種情感的意境不夠明顯,這一點是稍遜拜雅DT240 PRO的。 但是聽《加州旅館》這種民謠流行風格明顯的音樂,你就很難分清兩者孰強孰弱了,這首曲子里的康加鼓是一直貫穿始終的,推過了就顯得失真,推的不足細節(jié)上的那種帶著立體感的震動就聽不到了,Z25給我的感覺是更柔和一點點,聲場顯得更大一點。
人聲方面,SAMSON z25推的比較不錯,確實是監(jiān)聽的味道,位置始終,密度偏大,醇厚感比DT240 PRO要好,聽李宗盛的歌,老男人那種滄桑味道要明顯一些,而且不失細膩,可以說是細節(jié)與整體上保持了同樣的和諧;DT 240 PRO的人聲雖然沒有Z25那么討耳朵喜歡,但勝在自然,多了一點點舒展,沒有Z25那么醇厚,但也不是拜雅高端監(jiān)聽耳機那般干、硬,兩者比較,在味道上都是一杯茶,只不過z25要濃一點點。 因為有這點差別,我又特意聽了女聲,選的是Suzanne的《Tom,s Diner》,兩者都表現(xiàn)出了不錯的解析,Z25的解析要尖銳一點點,聽起來更為清澈,在換氣、齒音方面會表現(xiàn)出偏暖的味道;DT240 PRO也是很干凈,沒Z25清澈,但是要貼耳一點點,味道柔和一些,整體要比Z25偏暖一些。
到了最考驗高頻的地方,我選了蝎子樂隊的《Hurricane 2000》交響樂版來作為試聽曲目,換做以前從來不輕易聽這首歌的,一般的耳機不但表現(xiàn)不出它的動態(tài),就算表現(xiàn)出了其動態(tài)也會被龐雜的高頻樂器刺的頭昏腦脹。 SAMSON25在高頻上的解析更顯的凌厲,動態(tài)是不缺的,開場的大提琴一氣呵成,由上到下再由緩到急,從高頻到極高頻相當順滑,延伸感不錯,不過毛刺也是很明顯,好在器樂分離度一直保持的不錯;聲場雖然有些局限,但優(yōu)秀的瞬態(tài)彌補了整體的通透感,即使在聲音最多的副歌里,主唱的聲音依然具有穿透性,如果可以忽略細節(jié)上的過度解析,我相信它會增加更多魅力,整體上是很出色的。 拜亞DT240 PRO的解析就沒那么凌厲逼人,動態(tài)雖然不如Z25,但是它顯得更為穩(wěn)重,毛刺感較少,有些地方會糊,不過聲場拉開了,如此一來聽著就更為通透,細節(jié)和整體相對比較均衡。和Z25比起來它不夠亮,而Z25則是有點亮過了。因為我沒有聽過這一版的無損版(或者是最接近現(xiàn)場的版本),不敢說兩者誰失真多一些,但可以肯定的是Z25更刺激一些。
再單純的聽一聽李志的《你離開了南京,從此沒有人和我說話》這種小提琴和鋼琴協(xié)奏的小曲,拜雅DT240 PRO對于鋼琴的表現(xiàn)是足夠清亮的,但顆粒感并不是很強;小提琴的鋸齒感較為明顯,并有明顯的泛音,在音區(qū)上的變化的順滑度略欠一點,所以到高頻往上升一點就有毛刺感;Z25在表現(xiàn)鋼琴時顆粒感要明顯一些,但不如DT240 PRO那么清亮;在表現(xiàn)小提琴的時候到高頻往上升的時候一樣會出現(xiàn)毛刺感,但是鋸齒感帶來的泛音控制的比DT240 PRO要好。在這首曲子上,兩者是不相伯仲的,都有效的控制了失真,細節(jié)都是比較節(jié)制的。
四、整體總結部分 通過我在個人主觀聽感方面和拜雅DT240 PRO的聽感對比,相信很多人會有個疑問,一個售價459元,一個售價1249元,聲音素質(zhì)可以做到如此接近?毫無疑問,拜雅這款DT240 PRO是相當具有性價比的,它們的聲音都不是那種抓耳的,但對得起“監(jiān)聽”二字。 而SAMSON作為在國內(nèi)小眾的樂器品牌,個人并不知道這款Z25當初上市的價格是多少,但可以揣測的是這個價格不僅是省了用料成本,也是對于自己品牌的判斷。目前為止,我還沒看到過SAMSON的產(chǎn)品在HIFI圈內(nèi)的推廣,而它家目前賣的比較好的是各類話筒等樂器配件,再加上這是一家在樂器領域更有經(jīng)驗的品牌,有這種聲音素質(zhì)也不足為奇了。而且據(jù)說SAMSON的耳機在美國銷量是很不錯的,不過這一點還需要更多在美國生活過的燒友證實才可驗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