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
這兩天,博客園里有人談?wù)摰降罔F圖的實現(xiàn),而之前我也和NeoRAGEx2002同學做了一個Android地鐵圖應(yīng)用,因此,對于地鐵圖的尋路算法,我覺得有必要專門寫一篇博客來給出我們的解決方案,供大家參考。本文所述算法的時間復(fù)雜度為O(|E|log|E|),其中|E|為邊的數(shù)量。
1)點和邊
基礎(chǔ)元素為點(地鐵站)和邊(兩個相鄰站之間的有向軌道)。
例如,經(jīng)過莘莊站有1號線和5號線,含有莘莊站的邊有4條,經(jīng)過世紀大道站有4條線路,含有世紀大道站的邊有8條。
2)運營段
在邊的基礎(chǔ)上,還有運營段的概念,即一組連續(xù)邊的集合。
例如,1號線有莘莊-富錦路(發(fā)車間隔8分)、莘莊-上?;疖囌?發(fā)車間隔6分)、上海南站-富錦路(發(fā)車間隔8分)、上海南站-上海火車站(發(fā)車間隔6分)、富錦路-莘莊(發(fā)車間隔8分)、上?;疖囌?莘莊(發(fā)車間隔6分)等運營段。
3)代價
尋路算法的依據(jù)可以為時間、換乘次數(shù)、經(jīng)過邊數(shù)等任意非負代價,這里著重對時間進行建模。
每條邊有一個乘坐時間代價,表示乘坐地鐵經(jīng)過該邊所需要花費的時間。
每個運營段有一個等車時間代價,為通過該運營段中的邊乘車需要等車的時間,通??梢约僭O(shè)為發(fā)車間隔時間(等車時間的最大值)或者發(fā)車間隔時間的一半(等車時間的數(shù)學期望)。
在每個點有一個換乘時間代價矩陣,表示在任意兩條邊之間換乘所需要花費的時間。兩邊之間的關(guān)系有直接連通、換乘、不連通三種。連通的換乘時間代價為0,換乘的換乘時間代價為換乘行走時間+等車時間,不連通的換乘時間代價為+∞。這個矩陣可以用稀疏矩陣表示,不連通的兩邊不出現(xiàn)。由于地鐵的設(shè)計使得我們不需要考慮沿著某條線路折返的路線,我們可以將一邊和它的相反邊看做不連通而不是換乘,這樣可以降低圖的復(fù)雜度。
1)思路
傳統(tǒng)的最短路徑算法很多,比如
Dijkstra算法,不過這種算法沒有辦法解決換乘時間代價問題。
廣度優(yōu)先算法,在加權(quán)圖的時候無法得到最優(yōu)解。
受限的深度優(yōu)先算法,能得到結(jié)果,但路徑比較長時算法時間過長。
我們可以考慮這樣一個自然現(xiàn)象,雪水在山峰上融化,然后流經(jīng)各個山谷。各站點就是山谷中的點,換乘站點就是山谷分成多股的交叉點。
假設(shè)起始點是山峰,水沿著各邊擴散,經(jīng)過一邊的用時和邊上的乘坐時間代價一樣,從一邊到一鄰邊,需要等待換乘時間代價。不停往起始點倒水,水不停流動,當水到達終止點時,水流經(jīng)過的路徑就是我們所需要的最短路徑。
這個模型的問題在于水可以有多股水流同時流動,但是我們的算法應(yīng)該有一個順序,我們可以假設(shè)有一個水流切線,表示所有水流的最前端位置。任意邊e,當其起點被水流所覆蓋,而終點沒有被水流覆蓋時,將e加入按代價排序的切線邊列表C(紅黑樹或平衡樹實現(xiàn)),并記錄e->水流經(jīng)過的上一邊。繼續(xù)讓水流動,則C中的第一個邊e的終點最先被水流所覆蓋,從C中移除e。當?shù)竭_尋路的終止點時,我們可以通過從最后一條邊開始回溯上一邊,再上一邊的上一邊,直到尋路的起點,這樣就獲得了所需要的路徑。
算法也可以不在終點結(jié)束,而直到水流覆蓋地圖上的所有點,對性能并沒有明顯的影響。
2)例子
如圖1所示:
圖1(a) 時間代價圖1(b) 搜索順序
為了簡化問題,我們假設(shè)2號線(綠色)和9號線(水色)不存在,只考慮4號線(深藍色)和6號線(紫紅色)。
圖1(a)中表示了4號線和6號線的邊的時間代價,其中白色表示等車時間,黃色表示乘車時間。
我們假設(shè)每個換乘站,換乘時的行走時間為4分鐘。
圖1(b)表示了搜索順序,對于相同的代價,其搜索順序不定,由切線邊列表C的實現(xiàn)決定。
例子中的起始點為世紀大道,終止點為上海兒童醫(yī)學中心。
切線邊列表C的變化如下
{1, 2, 3, 5} {2, 3, 4, 5}
{3, 4, 5, 6} {4, 5, 6, 9}
{5, 6, 7, 9} {6, 7, 8, 9}
{7, 8, 9, 10, .., ..} {8, 9, 10, .., .., ..}
{9, 10, .., .., .., ..} {10, .., .., .., .., ..}
需要注意到消去6的時候,增加了10、(藍村路, 塘橋)、9的反向邊三條邊,消去9的時候,增加了6的反向邊。
消去9時,會再次搜索到10,此時的時間代價為13+4+8=25,但因為10已經(jīng)記錄了其上一邊,所以不再加入C。
3)實現(xiàn)
偽代碼如下:
record Vertex //點 InEdges:List<Edge> //進站邊
OutEdges:List<Edge> //出站邊 Connection:Map<Tuple<Edge, Edge>, EdgeConnection> //邊連接矩陣,包含換乘行走時間代價,當不連接時不存在
record Edge //邊
Start:Vertex //起點 End:Vertex //終點
Cost:Int //乘坐時間代價 Ranges:List<Range> //運營段
record Range //運營段
Edges:List<Edge> //邊 Cost:Int //等車時間
taggedunion EdgeConnection
Connected:Unit //直接連接 Transferable:Int //換乘,行走時間代價
CalculateRoute(Start:Vertex, End:Vertex):List<Edge>
if Start == End return new List<Edge>() //起始點和終止點重合
let Previous <- new Map<Edge, Edge>() //邊到上一邊的映射
let cmp <- (Comparer<Edge>)(...) //路徑代價比較函數(shù),將在下面給出 let CutEdges <- new RedBlackTree<Edge>(cmp) //水流切線邊列表
foreach o in Start.OutEdges
CutEdges <- CutEdges + o Previous <- Previous + (o, null)
let e <- (Edge)(null) //終邊
while CutEdges.Count > 0
let i <- CutEdges.First CutEdges <- CutEdges - i
let s <- i.End
if s == End e <- i
break
foreach o in s.OutEdges if !s.Connection.ContainsKey((i, o))
continue
if Previous.ContainsKey(o) continue
Previous <- Previous + (o, i)
CutEdges <- CutEdges + o
if e == null return null //沒有路徑
let l <- new List<Edge>()
while e != null l <- l + e
e <- Previous(e) return l.Reverse()
下面為當尋路依據(jù)為時間時的比較函數(shù)
let Time <- new Map<Edge, Int>() let Range <- new Map<Edge, Range>()
let GetBestRange <- l:List<Range> => l.OrderBy(r => r.Cost).First let GetTime <-
e => if e == null
return 0 if Time.ContainsKey(e)
return Time(e) let p <- Previous(e)
let v <- GetTime(p) if p != null
let c <- e.Start.Connection((p, e)) if c
| Connected -> let rgOld <- Range(p)
let rg <- GetBestRange(p.Ranges.Intersect(e.Ranges)) Range <- Range + (e, rg)
if rgOld != rg v <- v - rgOld.Cost + rg.Cost
| Transferable t -> let rg <- GetBestRange(e.Ranges)
Range <- Range + (e, rg) v <- v + rg.Cost + t
else let rg <- GetBestRange(e.Ranges)
Range <- Range + (e, rg) v <- v + rg.Cost
v <- v + e.Cost Time <- Time + (e, v)
return v let cmp <-
(l:Edge, r:Edge) => return GetTime(l) - GetTime(r)
下面為當尋路依據(jù)為換乘次數(shù)時的比較函數(shù)
let TransferCount <- new Map<Edge, Int>() let GetTransferCount <-
e => if e == null
return 0 if TransferCount.ContainsKey(e)
return TransferCount(e) let p <- Previous(e)
let v <- GetTransferCount(p) if p != null
let c <- e.Start.Connection((p, e)) if c
| Connected -> ()
| Transferable _ -> v += 1
TransferCount <- TransferCount + (e, v) return v
let cmp <- (l:Edge, r:Edge) => return GetTransferCount(l) - GetTransferCount(r)
下面為當尋路依據(jù)為經(jīng)過邊數(shù)時的比較函數(shù)
let StopCount <- new Map<Edge, Int>() let GetStopCount <-
e => if e == null
return 0 if StopCount.ContainsKey(e)
return StopCount(e) let p <- Previous(e)
let v <- GetStopCount(p) + 1 StopCount <- StopCount + (e, v)
return v let cmp <-
(l:Edge, r:Edge) => return GetStopCount(l) - GetStopCount(r)
認為點的入站邊和出站邊很少,覆蓋每條邊的運營段很少,并注意到GetTime運行時遞歸的部分總會在Time變量中緩存,可知時間比較函數(shù)的復(fù)雜度為O(1)。
CutEdges的紅黑樹插入刪除的復(fù)雜度為O(log|E|)。
所有邊最多進出CutEdges一次,可知整個算法的復(fù)雜度為O(|E|log|E|)。
本文所述算法能夠在O(|E|log|E|)時間內(nèi)快速得到全局最佳路徑。
在1GHz的單CPU手機上實測得到的上海地鐵(11條線路214站)任意兩站點之間的尋路時間均為200ms以下。
最后還是介紹下我們的應(yīng)用。
矢量地鐵(上海版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