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OS可以說是一個命運多舛的移動操作系統(tǒng),其前身為OS,經歷過掌上電腦時代的朋友都應該有所了解。2010年,惠普以12億美元收購Palm,但遺憾的是完全搞砸了WebOS,也造就了今天iOS、Android雙強鼎力的局面。有趣的是,在幾乎人人都認為WebOS會消失的情況下,LG在2013年從惠普手中接過WebOS,將其用于智能電視領域,來幫助自己獲得更多話語權。 但遺憾的是,18個月過后,LG的這次收購行為似乎也以失敗告終。目前,其WebOS團隊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員流失,LG也僅僅推出了一款WebOS電視。通過科技媒體與其WebOS團隊的接觸中我們了解到,團隊分裂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階級斗爭、決策效率低等原因,最終導致WebOS的復興無望,LG也失去了一個本應有力的獨家智能電視系統(tǒng)。 業(yè)內本相當看好LG WebOS電視 LG WebOS智能電視首次在今年CES電子展上亮相時,獲得了評論界及媒體的一致好評。WebOS賴以成名的卡片式界面在電視上相當直觀易用且與眾不同,令人眼前一亮,也沒有傳統(tǒng)智能電腦那么復雜且隱藏極深的選項。這種簡潔的使用體驗獲得了媒體的一致贊許,甚至是“最好的智能電視界面”。 失敗原因:LG與WebOS團隊的分歧 LG WebOS電視原本是一個極具潛力的新產品,為什么會在完善的過程中逐漸迷失呢?原因在于LG與WebOS團隊的巨大分歧。LG方面希望加入更多功能,但這樣會導致界面復雜、資源耗費嚴重。同時,LG也沒有為WebOS團隊配備新的人員,但一再要求加入更多功能、使用體驗更流暢,這導致WebOS團隊的不滿。 另外,LG還通過各種“辦公室政治”類的競爭方式來“鼓勵”開發(fā)人員,最終導致每個人都試圖為WebOS電視加入更多功能來獲得嘉獎,而不是一個有效的團隊行為。 最終,這些負面影響都體現在產品上。WebOS電視居然內置了兩個應用程序商店,一個是“premium app”、一個是“smart world app”,對于消費者來說顯然是混亂的。另外,界面設計語言也相當混亂,因為都是各個不同的小團隊負責,最終導致了原本簡潔易用的界面,變成了一個雜亂無章、臃腫的四不像。一位前員工用“水和油”來形容WebOS電視界面,顯然是十分貼切的。 WebOS的動蕩歷史 顯然,WebOS已經成為科技行業(yè)“悲情”的代名詞,這個本來與微軟Pocket PC瓜分天下的智能系統(tǒng),最終在不斷的轉手中迷失。惠普花費巨資收購Palm并獲得WebOS,本來是PC巨頭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良好契機,但在惠普雜亂無章、極為滯后的營銷下,最終導致Palm Pre等機型完全輸給首代iPhone,以超低價出售庫存。隨后,惠普又將其變成一個開源項目,成立GRAM團隊,但也無法為集團帶來利益,最終出售給LG。 LG在收購WebOS支持,曾表示其將是集團最寶貴的資產,將用于完善自己產品的智能及互聯網體驗。初期,LG也承諾WebOS團隊將獨立運作,不受母公司控制,但最終沒有兌現,造成了今天的局面。 WebOS電視將何去何從?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,LG與WebOS團隊的斗爭并不令人意外。首先,LG并不是一個垂直的智能設備或互聯網服務廠商,它不僅生產電視,還包括洗衣機、冰箱、吸塵器、手機、平板甚至化妝品,作為一個綜合的科技巨頭,官僚主義都是難免的。所以,可能很多時候,兩方都無法完全理解對方的行為,這可能是“基因”所致。 糾結的不僅僅是LG。三星和索尼在智能電視領域的路也走得十分艱難,前者的智能系統(tǒng)一直很復雜,集成了聲控、語音等看似前衛(wèi)的功能,但實際上用戶很少使用;而后者從來也沒有真正拿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智能電視系統(tǒng),用戶更多是沖著索尼的招牌去購買電視。再加上中國品牌如小米、樂視等互聯網電視的低價策略,國外電視巨頭的日子都不好過。 WebOS本來對于LG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投資,除了搭建自家智能電視系統(tǒng),甚至可以開放部分SDK,構建一個開放式的智能電視平臺。但遺憾的是,巨大的資金和士氣損耗讓LG決定將WebOS電視轉移至韓國本土市場,基本上等于宣布了“死刑”。而隨著谷歌Android TV的推出,或許WebOS再也沒有機會翻身了。 |
Archiver|新帖|標簽|軟件|Sitemap|ZNDS智能電視網 ( 蘇ICP備2023012627號 )
網絡信息服務信用承諾書 |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蘇B2-20221768 丨 蘇公網安備 32011402011373號
GMT+8, 2025-2-15 14:39 , Processed in 0.031140 second(s), 8 queries , Redis On.